全市警示教育會暨紀法宣講“千百萬”行動專題黨課舉行,明紀守紀 敢為善為 奮力譜寫高質量跨越發(fā)展新篇章
淮安日報訊:昨日,全市警示教育會暨紀法宣講“千百萬”行動專題黨課舉行。市委書記史志軍主持并以“明紀守紀 敢為善為 奮力譜寫高質量跨越發(fā)展新篇章”為題上專題黨課。市領導戚壽余、趙正蘭、吳曉丹、岳嶺、孫虎、周青、徐子佳、林小明、周毅等出席會議。
史志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推動全黨加強紀律建設、從嚴管黨治黨,為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把握核心要義、科學內涵,自覺學紀、準確知紀、心中明紀、嚴格守紀,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深刻認識嚴明紀律的重要性,用好紀律這把管黨治黨的“戒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用黨規(guī)黨紀校正思想和行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不斷強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的紀律保證。要科學把握紀律建設的系統(tǒng)性,以嚴明政治紀律帶動各方面紀律全面從嚴,推動“六項紀律”相互促進、協(xié)同發(fā)力,把從嚴“懲”、精準“治”、有效“防”貫通起來,既管住“關鍵少數”又管好“絕大多數”。要正確理解約束保護的統(tǒng)一性,深刻認識到紀律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把嚴管作為對干部的最大愛護、最好保護,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明晰邊界中擔當作為、在放下包袱后放開手腳。要切實培塑遵規(guī)守紀的自覺性,增強執(zhí)行紀律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遵規(guī)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為言行準則,做到心中有敬畏、行為有底線。
史志軍強調,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案為鑒、深刻檢視、知行知止,準確把握“六項紀律”的主旨要義和規(guī)定要求,不斷提升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嚴守政治紀律,始終做到對黨忠誠、擁戴核心,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時常對照黨章黨規(guī)黨紀,檢視所思所想、一言一行,嚴格按照黨的政治紀律規(guī)矩辦事,確保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嚴守組織紀律,始終做到團結統(tǒng)一、步調一致,認真落實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處理好個人與組織、民主與集中的關系,嚴格遵守黨的組織原則,自覺做到“四個服從”。要嚴守廉潔紀律,始終做到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堅決守住底線、不越紅線,清清白白為官、干干凈凈做事、老老實實做人。要嚴守群眾紀律,始終做到樹牢宗旨、執(zhí)政為民,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自覺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要嚴守工作紀律,始終做到履職盡責、砥礪擔當,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履職盡責,把心思花在干事上,把精力花在發(fā)展上,創(chuàng)造更多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yè)績。要嚴守生活紀律,始終做到慎言慎行、情趣健康,以嚴格的生活紀律來要求和管束自己,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切實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史志軍指出,要深刻認識到在紀律約束下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是應有本色,進一步端正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è)觀,帶頭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帶動形成積極健康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匯聚起推動高質量跨越發(fā)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的強大合力。要把發(fā)展重擔自覺地挑起來,在推動跨越趕超上勇作為。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去年省考第一等次的好成績作為新平臺新起點,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全力爭取各項工作的更好結果,確保實現“走在前列、勇爭第一、多作貢獻”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打牢、打實、打強。要把人民立場鮮明地樹起來,在解決急難愁盼上求實效。堅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真正把心系群眾、情系百姓體現到履職盡責全過程、各方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四下基層”,更好實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要把主體責任堅定地扛起來,在從嚴管黨治黨上動真格。各級黨組織書記要擔好第一責任人責任,督促班子成員履行好“一崗雙責”;尤其要注重日常監(jiān)督管理,抓早抓小、動真碰硬。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xié)全體領導同志,市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市有關單位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市委巡察組組長、市紀委監(jiān)委派駐紀檢監(jiān)察組組長,市級層面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負責同志,部分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參加會議。
■融媒體記者 楊 尚,通 訊 員 盧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