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其他地區(qū)無須注冊,完全免費,只要2步,立即發(fā)布信息
首頁 > 淮安新聞 > “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今年第二期活動舉行

“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今年第二期活動舉行

發(fā)布時間: 2025-08-27 10:00  關(guān)注度:216評 論  轉(zhuǎn) 發(fā)  收 藏  打 印
導(dǎo)讀:8月23日,由淮安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淮安日報社好人好報工作室聯(lián)合主辦的“尋文史脈絡(luò) 看美麗家鄉(xiāng)”——“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今年第二期活動圓滿舉行。本期體驗官跟隨文史專家,一起走進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紅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館、洪澤湖博物館、盱眙龍蝦博物館(新館)等地,在行走中追尋家國情懷,在參觀中領(lǐng)略文化力量,在互動中感受城市魅力。

8月23日,由淮安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淮安日報社好人好報工作室聯(lián)合主辦的“尋文史脈絡(luò) 看美麗家鄉(xiāng)”——“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今年第二期活動圓滿舉行。本期體驗官跟隨文史專家,一起走進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紅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館、洪澤湖博物館、盱眙龍蝦博物館(新館)等地,在行走中追尋家國情懷,在參觀中領(lǐng)略文化力量,在互動中感受城市魅力。

●在行走中追尋家國情懷

“一個熱愛國家的人,也一定是熱愛家鄉(xiāng)的!”本期活動隨車文史專家、淮陰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歷史學博士、淮安地方文史專家解軍的開場語,瞬間吸引了體驗官們的注意力。當天上午8點半,22組家庭近50名大小文史愛好者準時集結(jié)出發(fā),醫(yī)護志愿者為他們保駕護航,文史專家全程隨車講解。本期“志游淮安”號大巴車駛向第一個目的地——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

穿過“永遠跟黨走”主題背景大廳,循著金燦燦的“閃光的足跡”,大家來到了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展廳入口,開始沉浸式體驗新安旅行團“小好漢”們的成長之旅。在講解員的帶領(lǐng)下,大家明白了陶行知創(chuàng)辦新安小學的初衷與希望,體悟到“生活即教育”的實踐理念,懂得了教師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一件件老物件,帶領(lǐng)大家穿越到新安旅行團“小好漢”們投身民族救亡洪流的激蕩歲月,回顧“小好漢”們從淮安出發(fā),自立自強,以文藝為武器,積極開展抗日宣傳,做民族解放的小號手,風云五萬里,永遠跟黨走的歷史。

在紅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館,大家上了一堂特別的愛國主義教育實景課,一起走近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人民兵工專家吳運鐸,見證他用實際行動詮釋“把一切獻給黨”的永恒初心。10歲的王躍然對該場館印象格外深刻!拔以谶@里認識了很多為祖國奉獻的人,他們都是英雄,作為一名學生,我今后要好好學習!蓖踯S然說。

image.png

image.png

●在參觀中領(lǐng)略文化力量

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習大湖文化,認識與運河息息相關(guān)的家鄉(xiāng)湖泊洪澤湖,“志游淮安”號大巴車載著大小體驗官們,一起來到了我國第一家以湖泊命名的博物館——洪澤湖博物館。

走進2000平方米的展廳,大家近距離觀賞鎮(zhèn)水鐵牛、各式農(nóng)具漁具等數(shù)百件藏品,面對面感受“大湖洪澤”“天下糧倉”“耕湖牧漁”“燦爛文化”等不同主題的厚重歷史。對洪澤湖博物館十分感興趣的徐梓瑜,在參觀過程中仔細觀看每一件實物展品,不時提出心中疑惑。得知本次活動要參觀的場館后,11歲的他提前在家查閱相關(guān)資料,做足了功課。坐在大巴車上,他還捧著書不停地翻閱!皡⒂^了洪澤湖博物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勞動人民無窮的創(chuàng)造智慧,我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毙扈麒ふf。

位于中國龍蝦之都的盱眙龍蝦博物館(新館),讓大家感受到美食文化的具象化。10歲小姑娘史知禾第一次跟著爸爸參加“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活動,她走進場館,感到既驚訝又驚喜。“我平時喜歡吃蒜蓉口味的小龍蝦,沒想到小龍蝦還能做出這么多種類的美食。”她說。12歲季子瑤也是一名盱眙龍蝦的愛好者!斑@次活動不僅讓我更加了解盱眙龍蝦這道特色美食,還讓我深入了解了淮安悠久的歷史。”參觀后的她感慨道。

image.png

●在互動中感受城市魅力

“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孩子開拓了眼界,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一筆財富,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毙禄窗踩粟w守鋒表示。他曾帶著一對年僅1歲的龍鳳胎孩子參與“2016年度猴王”評選活動,孩子們最終以總票數(shù)第一被加冕為“年度猴王”,還登上了《淮海晚報》封面。如今,他再次帶著這對龍鳳胎孩子,踏上了“志游淮安”號大巴車,陪著孩子們一起感受這座城市的無限魅力。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在盱眙龍蝦博物館(新館)樓上的盱眙縣科技館內(nèi),即將上初一的陳思穎用“無弦琴”演奏出美妙的《小星星》旋律!盁o弦琴”沒有琴弦,卻能演奏出動聽的旋律,這讓陳思穎和圍觀的人無不驚嘆于科技的力量與奇妙。“今天很有意思,去了很多有趣的場館,學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小朋友許恒澤滔滔不絕地分享著自己的參觀感受!斑@個活動非常好,感謝組織單位和每一位志愿者!”第一次陪兒子參加活動的市民吳波說,活動對孩子有幫助,也讓大人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讓大家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美好。

“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踐行‘知淮、愛淮、留淮、建淮’的準則!币幻馐砘吹男落浻霉珓(wù)員參加活動后道出了心中感受。在她看來,“志游淮安”實踐活動就像拼圖游戲,幫助她收集到很多素材,讓她對淮安的認識更加深刻和完整。參加活動的人紛紛表示,活動提高了他們對淮安地域文化的認識,增強了城市認同感和歸屬感。

自去年暑期起,“志游淮安”地情文化公益行活動共組織開展4期,帶領(lǐng)200余名大小文史愛好者一起深度認識美麗家鄉(xiāng)。

■記者 秦艷艷 通訊員 汪潔 史興儒

聲明:淮安114網(wǎng)(m.thepatientfactors.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網(wǎng)站,淮安114網(wǎng)不生產(chǎn)、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wǎng)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wù)。如有侵犯您的的權(quán)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