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河橋:運河古道 源遠流長
導讀:禹王河橋一側,立有一座鐫刻“古河漕”的石碑。近年來,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官灘鎮(zhèn)在禹王河橋附近修建古河文化廣場,相關建設正在推進。古河文化廣場以保護禹王河為主題,依托現(xiàn)有禹王河橋,在河道兩側建設運動場館、健身廣場、兒童樂園、大禹治水雕塑等設施,為官灘鎮(zhèn)居民打造一條頗具特色的親水綠道,讓古河文化繼續(xù)滋養(yǎng)鄉(xiāng)情鄉(xiāng)韻。
禹王河橋位于盱眙縣官灘鎮(zhèn)204縣道上,雙向兩車道,橋下便是頗具傳奇色彩的禹王河。據(jù)清康熙年間的《泗州志》、光緒年間的《盱眙縣志稿》《盱眙縣志》等志書以及盱眙縣內流傳的傳說,禹王河是盱眙縣古時溝通江淮的一條河道,也是五千年前大禹治水、導淮入江所留下的豐功偉績。據(jù)清嘉慶年間《新修江寧府志》記載:“禹王河在六合縣東北二十五里,由盱眙圣人山歷黑林橋,至天長桐城鎮(zhèn)……”即禹王河是從盱眙淮河邊流經天長、六合,最后匯入長江。
禹王河曾是唐宋時期溝通南北的大運河的一段,又稱遇明河。從吳王夫差開邗溝,到隋煬帝大修運河,到唐睿宗下令修筑直河(引淮水從盱眙縣城圣人山自黃土岡通揚州),再到北宋期間修筑遇明河,隋唐運河漸漸不為人知。
禹王河橋一側,立有一座鐫刻“古河漕”的石碑。近年來,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官灘鎮(zhèn)在禹王河橋附近修建古河文化廣場,相關建設正在推進。古河文化廣場以保護禹王河為主題,依托現(xiàn)有禹王河橋,在河道兩側建設運動場館、健身廣場、兒童樂園、大禹治水雕塑等設施,為官灘鎮(zhèn)居民打造一條頗具特色的親水綠道,讓古河文化繼續(xù)滋養(yǎng)鄉(xiāng)情鄉(xiāng)韻。
■通 訊 員 李鳴鳴 李 明,融媒體記者 張桐愷 王 昊
聲明:淮安114網(m.thepatientfactors.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新聞網站,淮安114網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