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其他地區(qū)無須注冊,完全免費,只要2步,立即發(fā)布信息
首頁 > 淮安文史 > 淮陰攻城陣亡將士紀念亭

淮陰攻城陣亡將士紀念亭

發(fā)布時間: 2022-08-03 15:58  關注度:2648評 論  轉 發(fā)  收 藏  打 印
導讀:淮陰攻城陣亡將士紀念亭位于清江浦區(qū)人民南路與環(huán)城西路交叉口,紀念亭偏東的通道,即是當年淮陰城南門,又叫“迎薰門”,后被命名為“佳標門”。1945年8月,新四軍第3師為消滅盤踞在淮陰城內的偽二十八師,在南門與頑敵展開一場惡戰(zhàn)。戰(zhàn)士徐佳標從云梯攀上城緣,被敵人砍掉雙手后,用血肉之軀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為部隊清除了威脅,為戰(zhàn)斗勝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淮陰攻城陣亡將士紀念亭位于清江浦區(qū)人民南路與環(huán)城西路交叉口,紀念亭偏東的通道,即是當年淮陰城南門,又叫“迎薰門”,后被命名為“佳標門”。1945年8月,新四軍第3師為消滅盤踞在淮陰城內的偽二十八師,在南門與頑敵展開一場惡戰(zhàn)。戰(zhàn)士徐佳標從云梯攀上城緣,被敵人砍掉雙手后,用血肉之軀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為部隊清除了威脅,為戰(zhàn)斗勝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徐佳標1926年出生于灌云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43年加入新四軍。1944年11月7日,新四軍第3師成立特務團,徐佳標所在的連隊被編為特務團3營7連。

1945年4月24日,新四軍第3師發(fā)起阜寧戰(zhàn)役。26日晚,頑固派石友三部的殘部從魯南逃到蘇北,向阜寧逃竄。隨連隊埋伏在此的徐佳標藝高人膽大,趁天黑空手上前,創(chuàng)造了徒手奪取3挺機關槍的奇跡,戰(zhàn)后被師部授予“阜寧戰(zhàn)斗英雄”稱號。當年5月,徐佳標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調到5班當班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盤踞在淮陰、淮安兩城的日偽軍拒絕投降,第3師主力從淮南回師蘇北,發(fā)起兩淮戰(zhàn)役。這是一場極為艱巨的攻堅戰(zhàn),也是徐佳標所在特務團成立后遇到的第一次攻堅戰(zhàn)。

9月6日下午,攻打淮陰城的戰(zhàn)斗打響,徐佳標所在的3營7連在輕重機槍、迫擊炮火力掩護下,飛速通過護城河橋到達南門城墻下,火速架起梯子。徐佳標背著紅旗,一馬當先,第一個爬上城墻。敵人舉起馬刀惡狠狠地劈來,徐佳標被齊腕砍斷雙手,昏倒在城垛邊。當他被槍聲驚醒時,發(fā)現右側的敵機槍在不斷噴吐火舌,封鎖住了護城河橋。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徐佳標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艱難地拖著受重傷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機關槍眼,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機會,后續(xù)部隊迅速通過護城河橋,沖進城內。

徐佳標英勇犧牲,我方部隊取得了在1小時30分鐘內全殲淮陰守敵8000余人的重大勝利。陳毅軍長在祝賀專電里說道:“淮陰之戰(zhàn),賴我指戰(zhàn)員奮勇拼命,于短促時間內突入敵堅固城防據點,擊斃敵酋。解放淮陰城,使我蘇北、蘇中、淮南、淮北打成一片,殊堪嘉慰……”

戰(zhàn)后整理烈士遺體時,人們發(fā)現徐佳標的骨頭和內臟全部被打穿,所中槍彈難以計數。為了紀念徐佳標,淮陰城南門被命名為“佳標門”,徐佳標所在的7連5班被命名為“徐佳標班”,第3師指揮部和師黨委追授他“淮陰戰(zhàn)斗英雄”稱號。


聲明:淮安114網(m.thepatientfactors.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網新聞網站,淮安114網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