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美麗的傳說
傳說上古淮安有座“不止山”(現(xiàn)缽池山),稱其為山卻看不見山,是道家修煉的七十二洞天的仙山之一。青山綠水、巍峨俊秀、鳥語花香、百獸爭舞,登上山頂就是南天門;山腳下是浩瀚無垠的海灣,相傳蚩尤打敗了炎帝后就將炎帝囚禁在不止山腳下的東海灣。
那時,炎帝有個女兒叫女娃,年僅十二歲,看到父親被囚禁在海灣里,心中非常痛苦和憤怒。她獨自來到不止山腳下與蚩尤開戰(zhàn),大戰(zhàn)了幾天幾夜,終因女娃年齡小沒有經驗犧牲在了沙灘上。炎帝被囚禁在海中見到女兒戰(zhàn)死,心中狂怒,悲憤交加,掀起了驚濤駭浪,身體在巨浪中翻滾,大聲地呼喚著女兒。女娃雖沒有能救出父親,但怨靈化作暴風驟雨,電閃雷鳴,對海怒吼、對地怒吼、對天怒吼。終于,一片孝心劃破了天空化為彩虹,變成了一只美麗的“七彩鳥”,日夜盤旋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撲向大海,撞向蒼天,憤怒地詛咒著蚩尤。
有一個智慧強悍的部落首領叫黃帝,一直關注著女娃的一舉一動。為了繼續(xù)考驗女娃的孝心,便對化身為七彩鳥的女娃說:“你如果能用不止山的石頭填平海灣,就可以救出你的父親!逼卟束B相信了黃帝的話,晝夜不息地用尖尖的小嘴啄碎山石,一粒一粒地銜起來再拋向大海。一次一次倒下去了,又一次一次飛起來,終于因為精疲力盡摔倒在海灘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黃帝徹底被女娃的孝心所感動,率領眾部下救出了炎帝,又和炎帝一起聯(lián)合其他部落團結起來共同戰(zhàn)勝了蚩尤,將蚩尤趕到了蠻荒之地。從此,在炎黃二帝的帶領下,人類學會了狩獵、農耕、取火,學會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繁衍生息。
炎黃二帝看到了各個部落能夠真誠地相互融合在一起,相親相愛不斷發(fā)展壯大、生生不息,放心地帶著部落的長老們悄悄登上了不止山頂,進入了天庭,從此生活在了天宮。
炎帝雖在天庭,但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女兒,經常登上南天門遙望人間,落下思念的淚水。不止山下的海灣已被女娃填平,變成了風光秀麗的大平原,現(xiàn)在是牛羊成群、五谷豐登。炎帝思念女兒的淚水滴落在這片平原上,時間久了在大地上形成了一條河流。沿河兩岸生長出的莊稼,飼養(yǎng)的豬、牛、羊等,在這條河水的滋潤下味道更加鮮美,兩岸的人民從此也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滿。
人類為了弘揚孝道、懷念和感恩炎黃二帝的功德,為了讓后代子孫永遠懷念始祖,就將這條河流稱為“懷水”。
又過許多年以后,倉頡造字以“金、木、水、火、土”分類,用“聲、形、意、景、境”表述,“懷水”被書寫成著“淮水”,后被稱為“淮河”。它與黃河、長江、濟水并稱為“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干流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全長1000公里,共同養(yǎng)育了江淮兒女。正如老話形容淮河:“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這就是淮河,一個美麗的傳說。
下一篇:栗毓美的治黃新方法
最新信息: